推广 热搜: APP  品牌  深圳APP外包公司  中国  发展  吉三代  智能  出口  产业  手机 

李开复对毕业生的告诫:刚毕业就创业很难成功

   日期:2018-07-08     来源:互联网    浏览:295    违规举报
 
腾讯云服务器优惠

  尽管有关部门高调地鼓励大学生毕业后选择创业,但有关专家则呼吁学生要“更慎重地抉择”,不少曾热衷创业的年轻人如今“回归理性”


  为支持大学生创业,国家各级政府的有关部门相继出台了许多优惠政策,涉及融资、税收、创业培训、创业指导等诸多方面,以上海地区为例,应届大学毕业生创业可享受免费风险评估、免费政策培训、无偿贷款担保及部分税费减免等优惠政策。但每年应届毕业生中,最终选择走上创业之路者仍然屈指可数。


  显然,国家政策的扶持不是推进大学生创业的全部。大学生创业作为一个新兴事物从萌芽到如今,已有10余年的历史,其间社会对此的态度也几经变化。


  但大学生创业环境的成熟,是否还应包括教育体系的完善、创业理念的更新以及对健康创业氛围的培养?大学生成功创业还有多少路要走?这一切都似乎还前途未卜。


  “友谊万岁!”欢呼声中,一顶顶学士帽被高高抛起。在复旦大学2011届本科生毕业典礼上,应届生雯秀正笑容灿烂地与每一位同学合影留念。而就在两个月前,已经把网店开得有声有色的她还在为毕业后的去向纠结着——找工作还是继续创业?最终在父母的劝说下,雯秀还是放弃了创业的打算,应聘进了一家500强跨国企业,转而把网店交由亲戚打理。“我觉得父母的想法还是对的。创业自己要担负的风险太大,而我的营销经验根本不足以保证我每个月都有稳定的收益”,雯秀如是说道。


  在就业难的背景下,类似雯秀所面临的这样一道选择题其实也在考验着全社会的判断。日前,在上海举办的全球创业周峰会上,就出现了耐人寻味的一幕:与有关部门高调地表示要继续“大力扶持大学生创业”、“将创业视为就业的一项重要内容”、“创业必须发挥大学生的力量”等不同的是,大多数学生、家长和教育专家们对于学生创业的热情并不高。著名教育学者李开复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甚至直言,鼓励大学生毕业后就创业是一种很危险的误导,“在我看来,欠缺社会经验和资源的大学生,他们创业成功的概率几乎为零”。


  过来人谈经验:


  创业不是光有热情就可以


  刘学森是上海市创业成功的典范之一,创业四年不到,如今,他创办的企业已经初具规模——近百人的员工队伍,在上海和苏州分别建厂。


  虽然创业的想法在大学时期就有了,但刚毕业的时候,刘学森还是选择了就业。从本科到读研,当中间隔了五年。这五年中,他分别在英特尔和AMD实验室工作,特别在AMD工作期间,刘学森已经成为专业工程师。“可以说,这五年的工作经验对我研究生毕业后创建公司有直接作用”。


  “第一次创业,刚开始做的是代理公司,给一家专业检测研究所做代理,帮它接受其他公司的订单”,刘学森告诉记者,创业时期,公司的经营其实非常简单——拿到客户的订单交给研究所,和研究所谈妥分成比例,赚取当中的提成即可。


  但好景不长,如此“简单”的赚钱模式很快就维持不下去了。“当他们觉得可以不需要通过我来寻找客户的时候,我对于他们来说就不存在合作的意义了”,刘学森回忆道,那家研究所最后是以收购其公司的名义接收了他全部的代理业务,甚至将他都招为研究所的职员,“当时还给了我编制,对于同龄人来说,这是一份非常稳定的工作”。


  一心要创业,却不料最终还是为别人打工。“这次事件对自己的影响很大,在履行完在该研究所的全部工作之后,我就决定辞职,重起炉灶”,刘学森更愿意将第二次尝试看做自己真正的创业,“从筹措资金到确立项目,还要跟政府、企业等各个方面去谈,都是自己一个人在做。第一次跟自己一起创业的伙伴选择留在研究所当个职员。回想起来,那段时间确实非常辛苦”。


  和刘学森有相似经历的还有陈凯。三十刚出头的他目前正在经营着几家连锁餐饮店,说起自己的创业经历,陈凯认为刚开始的创业者,身上除了一身蛮劲之外,其实一无所有。“起先我选择和自己所学专业对口的方向,做家居设计。直到正式开始做了才发现,创业并不是光有热情就可以的”。陈凯介绍说,首次创业带给自己最大的教训便是如何保证现金流不出现断裂,“后来选择做餐饮,就是出于现金流的考虑——开饭店现金流转会比较快。做家具都是要先付款,将货买下来,如果生意不好就全砸手里了,这些都是在第一次创业中没有弄清楚的”。

免责声明:
1、本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
2、本站部分作品内容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内容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更不为其观点承担任何责任。
3、因行业及专业性有限,故未能核验会员发布内容的真实性及有效性,不为其负责,如有虚假或违规内容敬请准备材料图片发邮件到info@n360.cn举报,本站核实后积极配合删除。
4、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处理或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文章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文章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免责声明  |  版权隐私  |  信息发布规则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2020081222号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