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国农产品贸易在稳定增长的同时,呈现了一些新特点。
“伴随国内消费升级,外贸企业越来越重视国内市场,农产品进口增速显著高于出口增速。”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综合法律部负责人介绍,加入WTO以来,中国农产品年均进口增速为15.5%,比农产品年均出口增速高出6.2个百分点。2017年,中国农产品出口751.4亿美元,同比增长3.5%;进口1246.8亿美元,同比增长12.7%。
在行业加速转型升级的过程中,出口基地、海外营销网络和品牌建设成为重要抓手。经过多年发展,我国形成了梯次分明的农产品出口品牌“增长极”,既有金乡大蒜、婺源绿茶、庆元食用菌等一批区域性公用品牌,也有贵州茅台等企业品牌,以及番茄酱、籽仁等小宗、特色农产品品牌,且品牌农产品的出口增速显著高于农产品出口整体增速,呈现强者恒强的特点。
农产品贸易的发展离不开政策环境的支持。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实施特色优势农产品出口提升行动,扩大高附加值农产品出口;深化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农产品贸易关系;积极支持农业“走出去”,为提升我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构建农业对外开放新格局指明了方向。同时,科技、金融、营销等现代要素不断集中,先进商业运作理念和方式不断引入,农业产业形态和商业模式加快融合对农业产业升级、品牌战略实施和竞争力提升的推动作用不断显现。
尤其是行业企业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为农产品贸易合作提供了发展新机遇。2017年,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农产品234.4亿美元,占我国农产品出口总额的31.2%。“一带一路”沿线一直是中国开展农业国际合作的重点区域,中西部省区与中亚国家开展了粮食、畜牧、棉花等领域的合作;北部省区在俄罗斯开展粮食、蔬菜种植合作;南部省区与东南亚、南亚国家开展热带经济作物种植合作等。2017年,农业部、发改委、商务部、外交部发布了《共同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农业合作的愿景与行动》,明确了农业合作机制和重点。
但行业发展面临的诸多内外部风险和挑战仍需高度警示。上述食土商会负责人表示,农产品出口大而不强、多而不优的问题愈发突出。尽管我国水产品、蔬菜、茶叶的国际市场占有率均居第一位,水果的国际市场份额位居第二,但多年来深加工农产品出口份额不足50%,品牌农产品和有机农产品出口比重均不超过10%,农产品出口附加值偏低。
同时,不少国家和地区对农产品保留高关税、高补贴,境外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和技术性贸易壁垒也在不断增加,农产品贸易领域的贸易摩擦多发且影响大。
中国信保总经理助理殷延辉亦指出,中国农产品出口呈现“小规模、大群体、小生产、大市场”的格局,出口企业普遍规模小、实力弱,组织化程度低,抵御出口市场风险和突破技术壁垒的能力有待提高;政策支持不足及配额限制等制约农业对外投资;农业企业融资困难等问题已成为当前农业“走出去”过程中所面临的风险因素。而从外部环境看,当前世界经济出现向好势头,但依然面临许多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在供应链与价值链均已全球化的时代,日益抬头的贸易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也会对国际贸易环境产生重大影响。(汤莉)
转自:国际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