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APP  品牌  中国  深圳APP外包公司  发展  吉三代  智能  出口  产业  手机 

网络强国建设三年行动年内将启动 确定三大任务

   日期:2018-06-07     浏览:145    违规举报
 
腾讯云服务器优惠

  《经济参考报》记者从工信部等权威部门获悉,网络强国建设三年行动年内将启动,以网络强国战略为基础,聚焦数字经济发展“硬件”升级,主要围绕城市和农村宽带提速、5G网络部署、下一代互联网部署等领域,加大网络基础设施建设。


  业内预测,随着上述三大网络建设任务逐步落实,我国网络基础设施水平将大幅升级,除了能够直接拉动这三大领域万亿级别投资,还将确保数字中国战略的顺利实施,促使我国数字经济发展进入快车道。


  据介绍,网络强国建设三年行动将进一步加大网络基础设施的建设,并有望使其得到全面升级。今年年内展开的具体措施包括:加快百兆宽带普及,推进千兆城市建设;完善国际通信网络出入口布局,完成互联网网间带宽扩容1500G;推进5G研发应用、产业链成熟和安全配套保障,补齐5G芯片、完成第三阶段测试,推动形成全球统一5G标准,并推动5G网络商用部署;实施下一代互联网IPv6规模部署行动计划,促进IPv6产业发展。


  目前,我国对网络强国建设高度重视。十九大报告已明确指出,发展数字经济,建设网络强国,抢抓全球新一轮产业竞争制高点,促进实体经济加快转型升级。此前,工信部部长苗圩已在多个场合强调了网络强国战略的重要性。工信部总工程师张峰也多次表示,网络强国战略对振兴实体经济意义重大,同时还是确保制造强国、数字中国、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等国家战略能否顺利推进的关键。因此,网络强国将成为工信部今后一阶段工作的一大主线,工信部未来将有针对性地出台一系列措施和手段,推进网络设施建设、5G研发、工业互联网创新等相关领域的重点任务和项目。


  《经济参考报》记者此前已从工信部和三大运营商处获悉,年内我国将实现高速光纤宽带网络城乡全面覆盖、4G网络覆盖和速率进一步提升;全面完成13万个行政村光纤宽带建设和升级改造,提前实现“十三五”有关任务目标。


  5G方面,我国的推进力度同样不落人后。今年我国将进一步扩大5G试点城市范围,同时适时启动5G网络的部署工作,并力争在2020年正式商用5G网络。据悉,首个国际统一的5G全球标准将在年内公布,我国在标准制定上具有很大的话语权,一旦标准公布,我国的5G部署工作也将适时展开,有望成为全球最早实现5G网络商用的国家之一。


  进入大规模部署和应用期的还有新一代互联网。2017年11月26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推进互联网协议第六版(IPv6)规模部署行动计划》,提出用5到10年时间,形成下一代互联网自主技术体系和产业生态,建成全球最大规模的IPv6商业应用网络,实现下一代互联网在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应用,成为全球下一代互联网发展的重要主导力量。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向《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随着IPv6的部署,我国下一代互联网建设将正式启动,并逐渐提速。届时,我国的网络基础设施水平有望大幅提升,并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对于网络强国战略,特别是加强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性,各界已形成共识,认为这将是奠定我国未来数字经济发展的“硬件”基础。阿里研究院院长高红兵向《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网络基础设施正在成为像公路、铁路、电力系统一样,能够确保国民经济顺利发展的“硬件”,不但相关的互联网上下游会成长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还会为我国数字经济发展和经济转型奠定物质基础。


  业内普遍认为,目前我国已经确立了网络强国和发展数字经济的国家战略,未来相应的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将会不断完善。工信部总工程师张峰此前介绍,2015年我国网络建设投资在4000亿元水平,同比增长10%;2016年和2017年投资将累计超过7000亿元。按照上述投资规模估算,“十三五”期间,我国网络建设投资规模将在1万7500亿元左右;考虑到“十二五”期间,我国大数据、云计算等业务刚刚起步,5G和IPv6网络尚未部署,因此在“十三五”期间,相关网络基础设施的建设投资将会呈现更为迅速的增长,这有可能使“十三五”期间我国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额突破两万亿元大关。(记者 侯云龙)


  转自:经济参考报


免责声明:
1、本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
2、本站部分作品内容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内容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更不为其观点承担任何责任。
3、因行业及专业性有限,故未能核验会员发布内容的真实性及有效性,不为其负责,如有虚假或违规内容敬请准备材料图片发邮件到info@n360.cn举报,本站核实后积极配合删除。
4、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处理或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文章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文章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免责声明  |  版权隐私  |  信息发布规则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2020081222号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