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重点支持既促消费惠民生又调结构增后劲的“两新一重”建设。铁路作为基础设施建设“大户”,在推进“交通强国”建设征程中,不但切实凸显出其“排头兵”的作用,也从根本上为加快推动“两新一重”建设取得实效奠定了坚实基础。
当好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排头兵”,用高质量发展促消费、转结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主要涵盖5G基站建设、城际高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等领域。就铁路发展而言,引入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工程建造相融合的创新模式,大力开展5G、大数据、物联网等尖端科技在铁路建设、运输服务中的研究和应用,必将为未来铁路运营管理的转型升级发挥重要作用。同时,通过打造智能京张等重点示范项目,提升铁路在装备制造、运营管理等方面的数字化、智能化水平,也为实体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鲜动能,切实满足了数字经济和群众消费升级的实际需要,对加快推动我国产业转型升级和新旧动能转换具有重大意义。
当好新型城镇化建设“排头兵”,用高质量发展补短板、增后劲。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有序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新型城镇化、进入基础设施建设领域,为拓宽城镇化建设融资手段和渠道,形成多元化、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路径。而铁路作为国家重要的基础设施,多年来通过不断加大市域(郊)铁路建设、持续开行81对公益慢火车,逐步完善城市综合交通网络,形成了以铁路线路为基础,沿线各城镇互相合作、共享资源的经济一体化结构。不但带动了所在城市的文化旅游发展,还在区域合作、人才流动、产业升级方面做出了新的突破,为构建了以提升城市功能、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新目标提供了有力支撑。
当好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建设“排头兵”,用高质量发展稳生产、保民生。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来看,短期内交通、水利、能源、电力等重大工程仍然是稳定生产体系、保障基本民生的重要项目。而加强铁路基础设施建设,则可直接带动冶金、建筑、机械、电子、信息等关联产业发展,增加就业、扩大内需。随着国家增加1000亿元铁路建设资本金,仅今年,包括京雄城际铁路大兴机场至雄安段等在内、总里程超过4000公里的26个铁路重大项目都将先后建成。这也使得不断完善的“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进一步拓展国民的城市圈和生活圈,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提供优质的运力保障。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虽然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但也充分彰显出“危和机总是同生并存的,克服了危即是机”这一真理力量。铁路部门只有通过高质量发展在“危机中育新机、变局中开新局”,才能从“两新一重”建设中找准了新的着力点,为推动经济社会乘风破浪、行稳致远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转自:经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