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APP  品牌  中国  深圳APP外包公司  发展  吉三代  智能  出口  产业  手机 

80后、90后的“死去的回忆”:都完整保存在这里

   日期:2023-02-11     来源:快科技    作者:世超    浏览:35    违规举报
 
腾讯云服务器优惠

最近我在上网冲浪的时候,发现了一个号称可以备份整个互联网的记忆的网站。

这个叫互联网档案馆的网站从 1996 年成立开始,就定期的收录,并且永久保留全球互联网上找到的一切有价值的内容。

目前,这个互联网博物馆已经收录了超过3000万册的图书和文本、890万部的电影、视频和电视节目以及超过649000个软件程序以及13225000个音频文件……

80后、90后的“死去的回忆”:都完整保存在这里

并且这些内容量巨大的资料被按照:电子书、网页、视频、音频、软件、分门别类的被归纳的整整齐齐。

网站的创办者斯特·卡勒,在创立这个网站的时候曾经立下过 flag :他要在这个互联网时代建立一个“万物图书馆”,保存整个互联网时代的记忆。

80后、90后的“死去的回忆”:都完整保存在这里

最难能可贵的是:一直到今天,这个互联网档案馆计划依旧在更新。

就在不久之前,网站上线了一个“模拟计算器”档案分馆,把这 25 年内能够找到的超过数万台的计算器收录整理在一起。

80后、90后的“死去的回忆”:都完整保存在这里

并且,这个互联网档案馆存放的可不是简单的几张老照片,这些被收入进档案馆的计算器都是能动的!

网站给每台计算器单独做了一个可以交互的小程序,可以在这些模拟计算器上触发每一个功能按键,并且用这些计算器完全可以在网页上进行运算。

这么说吧:这个互联网档案馆通过一些技术手段,把这些计算器的实体在档案馆中建立了一个“赛博化身”,你可以在这个档案馆中,真正切切地“见到”并且“用到”这些赛博计算器。

80后、90后的“死去的回忆”:都完整保存在这里

要给这上万台计算器建立一个单独的档案册,可绝对是个大工程了。

看来这个“互联网档案馆”想要建立一个互联网时代的“万物博物馆”,还真不是喊喊口号的~

80后、90后的“死去的回忆”:都完整保存在这里

网站上的每个计算器都可以说是细节满满,从外形到功能按键一应俱全,甚至一些功能复杂比如:图形运算画函数什么的,都能在这台赛博计算器上给你整的明明白白。

80后、90后的“死去的回忆”:都完整保存在这里

这大概就是“像素级”还原了吧~

不仅如此,他们甚至细致到给一些老计算器的说明书都做了单独的动画,可以单独翻阅和查看这些老说明书。

而他们这么做的目的只有一个:把这份属于计算器的时代记忆,完完整整的保存备份到互联网上。

80后、90后的“死去的回忆”:都完整保存在这里

当然了,除了这个计算器专区,这个互联网档案馆还有很多值得一逛的地方~

比如这个经典游戏专区里收录了大量朋友耳熟能详的老朋友,像《黄金矿工》、《吃豆人》、《极品飞车 2 》等等,这些老游戏都被收录进了经典老游戏这个分区。

80后、90后的“死去的回忆”:都完整保存在这里

可惜的是,这些被收录的游戏只有一些照片和文字资料,并没有游戏的本体。

如果这个互联网档案馆能够提供游戏本体的下载或者试玩,那这个网站完全可以拿来当 4399 用了。

80后、90后的“死去的回忆”:都完整保存在这里

虽然游戏不能玩,但如果你想要找一些书籍资料,那可就来对地方了~

互联网档案馆的图书库中,按照美国各地图书馆的馆藏名单,把网上能找到的图书原件都扫描进了网站里,可以直接在网站上翻阅这些赛博书籍。

80后、90后的“死去的回忆”:都完整保存在这里

这几百万册的图书资料够差友们看个几十年了~

除了书籍,这个互联网档案馆还收录了大量的视频资料从动漫、电影、电视节目到社区的媒体档案,全都是原视频资料。

80后、90后的“死去的回忆”:都完整保存在这里

我甚至在里面找到了 1933 年原版的《大力水手》全集,要知道这可是一部 90年前的动画片了啊,没忍住直接看完了一整集。。。

80后、90后的“死去的回忆”:都完整保存在这里

还有1943年的唐老鸭珍贵影像资料,这些动画估计都已经过了内容版权的追溯时效了,估计迪士尼想要追溯版权都够呛~

80后、90后的“死去的回忆”:都完整保存在这里

除了这些老电影和老动画,这个互联网档案馆还有很多NASA已经公开的视频、图片以及音频资料。

如果你对航天科技感兴趣,那么这个网站简直就是一座宝库了。

可以在里面找到所有阿波罗登月计划已经公开的音频资料。

80后、90后的“死去的回忆”:都完整保存在这里

以及 NASA 公布的所有航空航天的图片资料。

80后、90后的“死去的回忆”:都完整保存在这里

除此之外,还可以在互联网档案馆上找到很多美国老音乐、杂志的封面。

我去里面转了一圈,简直就是一波古早味的美国复古文化鉴赏图鉴了。

80后、90后的“死去的回忆”:都完整保存在这里

整个互联网档案馆里的内容简单概括就是:量大管饱。

不过可惜的是里面保存的大部分内容都是美国互联网文化这些年的发展和历史。

网站创始人想要这个互联网时代建立一个“万物图书馆”,其实把这个网站称为美国互联网文化的“万物图书馆”更加合适。

我个人还有希望国内有人能够建立这样一个归纳清楚、收录整齐的“中国互联网文化“万物图书馆”,毕竟那些记忆是我们这代人亲身经历的时代记忆了。

感兴趣的可以去这个互联网档案馆逛逛体验一下,网站地址:

https://archive.org/details/coverartarchive


文章出处:差评

免责声明:
1、本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
2、本站部分作品内容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内容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更不为其观点承担任何责任。
3、因行业及专业性有限,故未能核验会员发布内容的真实性及有效性,不为其负责,如有虚假或违规内容敬请准备材料图片发邮件到info@n360.cn举报,本站核实后积极配合删除。
4、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处理或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文章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文章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免责声明  |  版权隐私  |  信息发布规则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2020081222号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