蛔虫白斑又称白色糠疹,表现为表浅性鳞屑性色素减退斑,好发于儿童面部。
白色糠疹病因不明,日晒、过敏反应、感染、特异性体质等均与本病的发生有关。
症状
本病好发于儿童面部,亦可发生于上臂、颈和肩部等处,无性别差异。皮损为圆形或椭圆形色素减退性斑片,大小不等,边界略清楚,上覆少量细小的糠枇状鳞屑。患者一般无自觉症状,部分患者可有轻度瘙痒。
病因
白色糠疹病因尚不明确,目前主要有以下几种学说。
白色糠疹在中医学中称为“虫斑”,因本病儿童多患肠寄生虫病,因此认为与肠寄生虫感染有关,但目前看来缺乏充分的临床证据。
本病多发于春秋季节,可能与该季节湿度低、紫外线照射强度大、空气干燥、有尘埃和花粉诱发延迟性变态反应有关。
本病也可能与糠枇马拉色菌感染、特异性体质有关。
诊断
根据典型临床症状即可作出诊断,但应注意与白癜风、贫血痣等进行鉴别。
治疗
白色糠疹可自行消退,一般不必治疗,应避免过度清洗,可外用一些温和药物加以保护。防晒霜或遮光剂有助于减轻病情,但一般不提倡使用糖皮质激素霜,可内服复合维生素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