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APP  品牌  深圳APP外包公司  中国  发展  吉三代  智能  出口  产业  手机 

DS8201多久见效有谁用过Enhertu香港上市中文说明书

   日期:2022-12-04     浏览:37    违规举报
 
腾讯云服务器优惠
ENHERTU不可代替曲妥珠单抗和曲妥珠单抗-美坦新偶联物(TDM-1),或混用。请勿静推或静脉快速注射。第一次滴注不少于90分钟,如果耐受性良好,第二次起滴注不少于30分钟。滴注时,如果出现输液相关症状,可减慢滴注速率或暂停滴注;如果出现严重输液反应,永久停止ENHERTU。 
DS8201多久见效有谁用过『香港专通纳康(微信:hkzt668)● QQ:2106719843』Enhertu香港上市中文说明书 

如果用药延迟或漏用,应尽快给药,不需等待至下一治疗周期。此后调整下次给药时间以保持每3周一次。因不良反应,ENHERTU可减量至4.4mg/kg,低至3.2mg/kg。
一、DS8201(Enhertu)临床数据DESTINY-Gastric01  
经研究显示,胃癌患者中约1/5呈HER2阳性。因此在DESTINY-Gastric01的II期临床试验中,评估了DS-8201在HER2阳性晚期胃或胃食管交界处(GEJ)腺癌患者中的有效性。  
纳入188例接受过至少两次治疗的HER2阳性胃或胃食管交界处腺癌患者,研究结果显示:  
客观缓解率(ORR):DS-8201组的为40.5%,而化疗方案组(伊立替康或紫杉醇组)仅为11.3%;  
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分别是5.6个月和3.5个月;  
中位缓解持续时间(DoR):分别为11.3个月和3.9个月;  
中位总生存期(OS):分别为12.5个月和8.4个月。  
在HER2、晚期胃或胃食管交界癌患者中,DS-8201的客观缓解率明显高于常规化疗,总生存期较常规化疗更长,与化疗方案相比其死亡风险降低41%(HR=0.59)。 
二、DS8201(Enhertu)适应症及扩展  
DS-8201是继T-DM1后的新一代靶向HER2的ADC药物,设计独特,在循环中十分稳定,对肿瘤细胞具有特异性的杀伤作用。  
DS-8201药物抗体比达8:1,远高于T-DM1,性能高效,膜渗透性更高,能够递送高浓度的细胞毒性药物,在HER2阳性乳腺癌和HER2低表达乳腺癌治疗过程中亦取得了优异疗效。  
已于2022年4月27日,获得美国FDA突破性疗法认定,用于治疗不可切除或转移性HER2低表达乳腺癌成年患者,这些患者在转移性疾病阶段既往接受过系统治疗,或在辅助化疗期间或完成辅助化疗后6个月内出现  
2022年5月5日,美国FDA批准扩展适应症,用于治疗无法切除或转移性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这些患者曾经接受过一种抗HER2靶向疗法的治疗。  
2022年8月5日,美国FDA批准抗体偶联药物(ADC)Enhertu新适应症,用于治疗无法切除或转移性HER2低表达(HER2-low)乳腺癌患者。 
三、DS8201(Enhertu)临床数据DESTINY-Gastric02  
DESTINY-Gastric02是一项开放标签、多中心II期临床研究,纳入西方人群中接受包含曲妥珠单抗的治疗后出现疾病进展的HER2+胃癌或胃食管结合部(GEJ)癌(NCT04014075)。主要的纳入标准包括:不可切除或转移性胃癌或GEJ癌;经过包含曲妥珠单抗的治疗后出现疾病进展,且组织学检查明确为HER2阳性(定义为IHC3+或IHC2+/ISH+),现有数据显示有~30%的HER2阳性患者出现疾病进展后会变为HER2阴性;ECOGPS0或1。  
给予这些患者T-DXd6.4mg/kgQ3W治疗,共纳入79名患者。主要研究终点为独立中心评估(ICR)的ORR;次要终点包括:PFS(ICR)、OS、缓解持续时间(DoR)、安全性,以及患者报告结局。之前公布过DESTINY-Gastric02研究的主要结果,当时的数据截止日期为2021年4月9日,中位随访时间5.9个月,明确的ORR为38.0%。此次公布OS结果以及有效性和安全性的更新数据,随访时间增加了7个月,数据截止日期为2021年11月8日。
DS-8201德喜曲妥珠单抗(ENHERTU)。这款药物的研究已经经历了很多年,在乳腺癌、食管癌、非小细胞肺癌、子宫癌肉瘤及胆管癌等临床研究中均有突出表现。DS8201(Enhertu)在癌症治疗中应用非常成熟,而且惠及越来越多癌种的患者们,这些都基于其各项临床试验的“优秀”表现。
免责声明:
1、本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
2、本站部分作品内容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内容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更不为其观点承担任何责任。
3、因行业及专业性有限,故未能核验会员发布内容的真实性及有效性,不为其负责,如有虚假或违规内容敬请准备材料图片发邮件到info@n360.cn举报,本站核实后积极配合删除。
4、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处理或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文章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文章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免责声明  |  版权隐私  |  信息发布规则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2020081222号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