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APP  品牌  深圳APP外包公司  中国  发展  吉三代  智能  出口  产业  手机 

10月大宗商品指数出炉!后续走势如何?

   日期:2022-11-08     浏览:42    违规举报
 
腾讯云服务器优惠

  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11月5日消息,由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调查、发布的2022年10月份中国大宗商品指数(CBMI)为101.3%,较上月回落1.8个百分点,指数在连续两个月上升后出现回落。


  中国物流信息中心综合信息处处长李大为表示,未来,随着国内经济继续保持恢复态势,今后一段时间大宗商品需求有望延续恢复态势。


  钢铁、铁矿石、煤炭等供应量继续增加


  10月份,大宗商品供应指数较上月回落0.3个百分点,至102.3%。从各主要商品情况来看,钢铁、铁矿石、煤炭供应量较上月继续增加,但增速有所放缓;成品油、有色金属、化工和汽车供应量较上月继续增加,且增速加快。


  “进入11月份,政府将加快推进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政策落地,一批重大项目将加快施工和开工,对大宗商品需求仍有较强支撑。但在天气导致需求下降以及赶工托底大宗商品需求的博弈下,预计大宗商品需求或将稳中略降。”李大为表示。


  对于未来上述商品的供应情况,李大为认为,从当前市场情况来看,预计国内铁精粉产量将开始恢复,国内整体铁矿石供应增速或将再度出现加快的态势。煤炭方面,进入11月份,预计煤炭产量和发运量将快速增长,煤市供应量将会继续增加。


  从需求方面来看,李大为认为,进入11月份,随着天气转冷,预计随着迎峰度冬季节性需求的回升,今后一段时间煤炭需求有望延续恢复态势。中国煤炭运销协会发布的最新报告也表示,随着冬季用煤旺季来临,预计我国煤炭需求将逐步回升,煤炭供应将快速增长,煤炭供需总体相对平衡,煤炭市场价格或将高位波动。


  汽车需求方面,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数据显示,10月份,汽车销售量较上月增加0.6%,但增速较上月减缓4.7个百分点。“从市场情况来看,国庆假期,多地倡导就地过节,经销商开展各类营销活动引流,此外新车投放、自驾游热潮等因素均对销量有一定支撑。进入11月份,随着年末购置税补贴和新能源补贴政策到期,相信会促进消费者提前购买,地方促消费政策仍会助力年末车市走强。”李大为说。


  市场需求有望延续恢复态势


  “从经济基本面看,宏观经济不断恢复,对大宗商品需求的支撑低位回升。”李大为说。


  今年以来,我国加快落实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政策措施,国民经济顶住压力持续恢复,三季度经济恢复向好,明显好于二季度,生产需求持续改善,经济总体运行在合理区间。


  “从拉动大宗商品需求的主力引擎看,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略有扩大,基础设施投资增速加快,制造业投资仍较快增长,支撑市场需求恢复,总体上经济基本面对大宗商品需求的支撑继续回升。”李大为认为。


  具体来看,受专项债加速发行的带动,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9月份,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8.6%,增速比1-8月份加快0.3个百分点,连续5个月回升。其中,水利管理业投资增长15.5%,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增长12.8%,信息传输业投资增长12.2%。9月基建投资(不含电力)同比增长10.5%,虽比上月回落3.6个百分点,但依旧是全年较高增速水平(仅次于8月)。广义基建投资同比增长16.3%,比上月提升1%。


  李大为认为,近期支撑基础设施投资的增量资金不断推出,主要依靠专项债盘活限额和政策性金融工具,预计四季度基建资金有所保障,基建投资增速有望继续扩大。


  从制造业投资看,统计局数据显示,1-9月份同比增长10.1%,增速比1-8月份加快0.1个百分点。其中,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投资增长39.5%,化学纤维制造业投资增长32%,纺织服装、服饰业投资增长30.8%。


  “9月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10.7%,比上月提升0.1个百分点,环比增长26.7%,较2015-2019年同期平均值高出9.5个百分点,远超季节性规律,或反映了政策发力从基建投资向制造业投资的传导。今后一段时间,除留抵退税和内需逐步恢复带来的持续支撑外,央行9月28日设立的设备更新改造专项再贷款将带来进一步支撑。”李大为说。


  此外,李大为认为,后期,随着一系列稳经济政策措施的逐步显效,经济仍然会保持恢复态势,回升趋势或有望保持。


  转自:经济日报

免责声明:
1、本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
2、本站部分作品内容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内容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更不为其观点承担任何责任。
3、因行业及专业性有限,故未能核验会员发布内容的真实性及有效性,不为其负责,如有虚假或违规内容敬请准备材料图片发邮件到info@n360.cn举报,本站核实后积极配合删除。
4、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处理或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文章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文章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免责声明  |  版权隐私  |  信息发布规则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2020081222号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