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APP  品牌  深圳APP外包公司  中国  发展  吉三代  智能  出口  产业  手机 

DS8201一个月大概支付多少钱大陆有合作医院吗

   日期:2022-10-23     浏览:19    违规举报
 
腾讯云服务器优惠
随着DS-8201的临床试验结果陆续出炉,这场关于HER2靶点的竞赛,胜者已定。
自上世以来,DS-8201创造了许多辉煌的战绩。去年11月,DS-8201在头对头临床试验中,击败了二代HER2 ADC 药物T-DM1,并在不久后成功取代T-DM1跻身乳腺癌的二线疗法。
这几日,DS-8201又拿下了一座针对HER2低表达的“圣杯”。关于这一点,不少业界大咖直言,DS-8201开创了一个治疗乳腺癌的新时代。
DS8201一个月大概支付多少钱『香港专通纳康(微信:hkzt668)● QQ:2106719843』大陆有合作医院吗

一、Enhertu(DS-8201)扩展适应症之路
美国FDA宣布,加速批准阿斯利康和第一三共联合开发的抗体偶联药物(ADC)Enhertu(DS-8201)扩展适应症,用于治疗携带激活性HER2突变的无法切除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这也是FDA批准治疗HER2突变NSCLC的首款药物。 
8月5日,FDA批准DS-8201用于不可切除或转移性的HER2低表达乳腺癌,改写了乳腺癌的分类标准。  
8月11日,FDA又加速批准DS-8201用于HER2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成为首个用于肺癌的HER2靶向疗法。
DS-8201是由第一三共研发的HER2 ADC药物。资料显示,T-DXd(DS-8201)是新一代靶向HER2的抗体偶联药物,由人源化抗HER2抗体trastuzumab通过一种四肽(GGFG)linker偶联拓扑异构酶-I抑制剂喜树碱衍生物(DXd)构成。T-DXd在乳腺癌、肺癌、胃癌等多种实体瘤的临床研究中疗效卓越,有望颠覆HER2阳性实体瘤诊疗指南。
二、DS8201(Enhertu)临床数据说明
DS8201的中位随访时间为16.2个月,T-DM1的中位随访时间为15.3个月。在所有治疗组中,参与者的中位年龄为54.3岁,99.6%是女性,大多数来自亚洲,并且每个免疫组织化学的HER2状态为3+。此外,研究组59.0%和对照组66.5%的ECOG体能状态为0,分别有50.2%和51.0%的患者激素受体呈阳性。DS8201组23.8%的患者有脑转移,而T-DM1组的患者为19.8%;分别有70.5%和70.3%有内脏疾病。  
在2021年ESMO大会期间提交的试验数据显示,研究者评估的DS8201的PFS为25.1个月(95%CI,22.1–NE),而T-DM1为7.2个月(95%CI,6.8-8.3)(HR,0.27);研究组或对照组均未达到中位OS(HR,0.56;95%CI,0.36-0.86;P=.007172)。DS8201对比TDM1降低HER2阳性转移性乳腺癌患者进展或死亡风险72%!(95%CI,0.20-0.35;P=6.5x10-24)    
此外,DS8201确认的ORR为79.7%(95%CI,74.3%-84.4%),而T-DM1为34.2%(95%CI,28.5%-40.3%)(P<.0001)。在对DS8201有反应的患者中,16.1%达到完全反应,63.6%达到部分反应,16.9%病情稳定,1.1%出现疾病进展。调查组和对照组的疾病控制率分别为96.6%和76.8%。
三、DS8201改变乳腺癌治疗格局
在2020年的全球癌症统计中,乳腺癌超过肺癌,成为全球最常见的癌症类型。以往,根据肿瘤细胞的HER2蛋白表达量,乳腺癌患者主要以阴阳区分,即“HER2阳性”和“HER2阴性”,其中阳性患者大约占了约20%,阴性占了约80%。而HER2低表达乳腺癌目前仍被视为HER2阴性(HER2基因原位杂交阴性,但HER2蛋白免疫组化评分为1+或2+),占乳腺癌患者的比例超过50%。然而这些患者在治疗进展后选择有限,此前靶向HER2的单克隆抗体疗法在这一群体中也未显示出显著疗效。
DS-8201此前已获批用于三线治疗HER2阳性乳腺癌,2019年12月,FDA批准了DS-8201上市,商品名为Enhertu,用于治疗接受过2种或以上抗HER2疗法的治疗的无法切除或转移性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2022年5月5日,FDA批准Enhertu扩展适应症,用于治疗无法切除或转移性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这些患者曾经接受过一种抗HER2靶向疗法的治疗;7月,欧盟也批准了enhertu用于Her2阳性乳腺癌二线治疗。
免责声明:
1、本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
2、本站部分作品内容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内容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更不为其观点承担任何责任。
3、因行业及专业性有限,故未能核验会员发布内容的真实性及有效性,不为其负责,如有虚假或违规内容敬请准备材料图片发邮件到info@n360.cn举报,本站核实后积极配合删除。
4、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处理或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文章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文章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免责声明  |  版权隐私  |  信息发布规则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2020081222号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