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好的晚期大肠癌治疗『微信:smrk88 斯美瑞康』预约哪个医生

①结直肠癌的内镜治疗;
②0~III期结直肠癌的治疗;
③IV期结直肠癌的治疗;
④肝转移的治疗;
⑤肺转移的治疗;
⑥术后复发治疗;
⑦辅助化疗;
⑧不可切除结直肠癌的化疗;
⑨辅助放疗;
⑩姑息放疗;
11临终关怀治疗;
12术后监测指导[1]。
本文结合本中心的经验以及国内相关治疗共识对其中新版规约的部分内容进行解读,期待能够帮助国内同行更加深入理解新版规约。
1结直肠癌的内镜治疗
结直肠癌的内镜治疗须严格把握好适应证,对于有经验的内镜医师,当明确肿瘤位于粘膜层(cTis)或粘膜下层(cT1)时,可以视瘤体大小和病理类型进行初次整块切除(enBloc)。具体采取的内镜切除方法受瘤体大小、形状和累及浸润深度影响。主要方法包括内镜下息肉切除(polypectomy)、黏膜切除(endoscopicmucosalresection,EMR)及黏膜下切除(endoscopicsubmucosaldissection,ESD),这三种方法相应的适应证有所不同。研究数据显示:直径不超过2cm的腔内生长型肿物都可以通过EMR或圈套电切的方式整块切除,有经验的内镜医师对直径在2~5cm的肿物可采用ESD整块切除,但须尽量避免分块切除以减少局部复发[2]。
2可切除结直肠癌的手术治疗
一般适用于临床分期0~III期的可切除结直肠癌,术式的选择没有特殊的限制,原则上以TME或CME为基准,淋巴结清扫范围由肿瘤浸润深度及术前淋巴结评估来决定,一般不作预防性的扩大淋巴结清扫[3-5]。对于直肠癌,侧方淋巴结清扫适用于直肠肿瘤下缘位于腹膜返折以下,且肿瘤浸润深度超过固有肌层(cT3),直肠癌的局部切除仅适用于临床评估为原位癌或早期癌(轻度累及黏膜肌层)且瘤体上缘位于第二个直肠瓣(Houston瓣)或腹膜返折以下。对于局部切除病理切缘阳性或基底部阳性的高复发风险患者,应再次评估补救手术(肠切除和淋巴结清扫)的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