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土空间规划监测评估预警管理信息平台建设地方经验分享(第一期)》内容中明确阐述需要建立国土空间规划监测评估预警管理系统:


针对文中提出建立国土空间规划监测评估预警管理系统的具体要求,小编下面就为大家送上满满干货分享。
以 " 数字化 " 推动空间规划体系构建
数据是规划的 " 生态 " 基础,规划工作要转变思维方式,从原来以工业化为主导的规划理念和思维方式要转到数字化的生态文明思维上,未来的国土空间规划应该是一个可感知、能学习、善治理和自适应的智慧型规划,需要政府、企业、公众的多方参与,推进国土空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系统建设坚持 " 三个导向 "
坚持目标导向,要把系统建设和空间治理现代化联系在一起,以提升空间治理水平和空间治理能力为目标,提供服务成果;坚持问题导向,针对突出问题采取相应措施 , 如三线划定、生态和文化遗产保护、空间结构是否合理;坚持实施导向,既保证系统安全,又保证系统可操作、可拓展。
编制与信息化建设同步
在国土空间政策施行和规划实施过程中,需要对国土空间开发利用和资源保护情况进行长期监测、定期评估和及时预警,并依此对承担国土空间政策执行和规划实施的责任主体进行绩效考核,信息化建设将会是建立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重要内容之一。

服务于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强化 " 以数字驱动 " 的辅助编制手段和编制成果的标准化,基于国土空间规划大数据资源,对人口、自然等资源开展分析评价、资源环境承载力及国土开发适宜性评价,为规划编制提供科学依据。
规划审查
服务于国土空间规划审查工作,包括成果的规范性审查和技术性审查,强化 " 以规则驱动 " 的辅助审查手段,从 " 国家—省—市—县—乡 " 逐级满足自上而下的包括功能定位、指标控制、边界管控等方面的传导性审查和刚性审查,实现基于审查要点的辅助成果审查。
用途管制
面向国土空间规划实施工作,对涉及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的相关内容,提出规划业务管理规则,形成功能服务供规划实施应用集成,落实国土空间规划要求。
规划监督
服务于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督工作,基于国家级 - 省级 - 市县级的国土空间规划实施评估指标体系,定期对规划实施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定期评估和及时预警,并依此对承担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的责任主体进行绩效考核。
那么,为了建立支撑全环节的国土空间规划监测评估预警管理系统,我们会面临哪些具体的任务呢?
首要任务
如何建立配套标准规范?
" 系统未建,标准先行 "。如何结合国土空间治理及规划体系建设要求,新建或修改完善相关标准?如何利用标准规范国土空间规划成果的建库、汇交及服务应用?是数字化面临的首要任务。
基础任务
如何建立支撑国土空间规划大数据体系?
国土规划业务合并后,涉及到更加庞大的数据资源体系,没有数据就没有空间治理的本底。数据资源目录如何梳理?数据建设要求如何规范?如何引入物联网、互联网等新兴数据,丰富数据来源?是业务整合的基础任务。
核心任务
如何建立指标模型体系?
新一轮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批复的通知,就是启动规划监测和评估的指令。那么,如何建立国土空间规划指标模型体系?国土空间规划管控指标如何逐层落实和扩展?支撑编制、监测、评估等业务相关模型如何建立,如何管理?是监测评估预警的核心任务。
重要任务
如何搭建国土空间规划监测评估预警系统?
建立国土空间规划监测评估预警系统,是构建国土空间数字化生态的基础和抓手。如何建立覆盖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审批、实施及监测、评估、预警全过程的信息化应用体系?如何对应用系统进行开发、部署实施?是实现空间治理能力的重要任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