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保护和传承广东省唯一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粤剧艺术,2012年,广州市政府决定于荔湾老城区建设粤剧艺术博物馆。西关在历史上是粤剧的发祥地,曾是多位粤剧名伶故居所在,这里也凝聚着岭南传统园林的历史,盛时曾有南汉离宫别苑、清代行商园林的辉煌。而园中唱戏曾是岭南园林生活中的经典景象。
▼鸟瞰图,aerial view
粤剧艺术博物馆设计方案尊重基地与粤剧文化历史、岭南传统园林的密切关系,设计核心在于从场所精神角度探讨粤剧文化存续的真实的“文化空间”,注重对粤剧艺术及岭南园林艺术精髓的深入挖掘,在设计中追求与粤剧艺术在精神内涵及园林建筑表现上的气韵相合,将建筑实体转化为园林空间,以求达成岭南两大文化标志跨越时空的当代对话。
▼中部园林夜景,night view of the Cantonese Opera Art Museum
▼从荔枝湾涌看粤剧艺术博物馆, a view from the Liwan River
时代造园 | Traditional garden in modern times
从现代城市空间的角度看,此方案探索了传统园林形式与当代城市公共文化生活需求的关系。在广州高密度旧城中心以传统园林的营造以增加城市公共空间,园林式布局与原有城市肌理和谐相容,增加传统园林式博物馆的开放性与公众参与度,打造出广州旧城中心西关荔湾涌上重要的城市地标。
▼粤剧艺术博物馆中心晚沙湖园林景观,the Wansha Lake in the center
博物馆分为南北岸两个部分,北岸为博物馆提供办公服务配套设施,南岸为博物馆主体建筑以及园林的主体部分,建筑总体布局沿十字轴骨架排布,环绕中心晚沙湖,边界上的建筑采用合院式布局,错落别院声歌、普天叹曲、梨园种声、銮舆载乐、吉庆别馆、琼花畅曲六组院落空间。为应对用地限制,采用 “压边”布置的方法,将建筑沿基地边界布置,中间留出尽可能大的中心园林空间。小院之间院院相连又相对独立,合院中又布置小庭院,形成园林套园林的园中园格局。粤剧艺术博物馆功能定位为“展览、演出、教育、研究、公共参与、世俗生活”六大板块,纵轴的西侧为展览和大型演出空间,东侧为娱乐、临时展览和小型演出空间。功能架构的核心目标为传承与发展。
▼园林庭院空间,courtyard
▼粤剧艺术博物馆与市民生活的连接,the connection between the museum and public life
活态传承 | Living Inheritance
粤剧艺术博物馆充分发扬现代技术优势,立足高远,弘扬地方传统工艺,尊重传统,与时俱进。粤剧艺术博物馆融合了岭南文化生活的精髓,方案以新时代的创新结构形式,融入岭南传统三雕(石雕、木雕、砖雕)、两塑(灰塑、陶塑)、嵌瓷、彩画等民间传统手工艺,并结合当代艺术创作,使粤剧艺术博物馆不仅成为保护和传承粤剧这一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博物馆,更是一座集岭南传统文化、艺术、传统工艺与时代生活于一身的复合型体验博物馆。
▼潮州木雕,Chaozhou wood carving
▼石湾公仔脊,Shiwan pottery sculpture
▼石雕,stone carving
▼纯木构建筑广福台以及广府木雕、砖雕 ,timber construction with Cantonese wood carving and brick carving
▼木包钢结构建造的厅堂 wood clad steel structure
粤剧艺术博物馆设计方案尊重基地环境与广州老城生活,尊重戏曲发展与岭南传统园林的密切关系,沿荔湾涌南、北两岸布局,传承岭南建筑、园林风格及文化特色,以文化厚重、再创经典为设计出发点,突显岭南园林艺术之精美和粤剧艺术之绚烂,为岭南传统营造技艺和粤剧艺术提供活态传承的空间。
▼园林中的粤剧场景再现,Cantonese Opera in the garden
▼布局及功能空间分布,layout and distribution of functional spaces
▼场地平面图,site plan
▼粤剧艺术博物馆三层空间系统,the three-layer space system
▼北立面图,north elevation
▼南立面图,south elevation
▼西立面图,west elevation
▼东立面图,east elevation
▼南北向剖面图,south-north section of south bank
▼东西向剖面图,east-west section of south ban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