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经济舞台上,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往往集中体现在大企业、大集团的实力和竞争力上,只有拥有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才能在未来的世界经济格局中占据一席之地。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与世界一流企业相比,中国企业仍然存在一些差距和不足,那么,要迈进世界一流企业行列,中国企业还需迈过哪些坎?
一流企业家坎。世界一流企业首先需要的是具有国际视野、创新意识、组织能力、敢想敢干的企业家。他能从全球化、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等趋势中识别市场机会,能利用自己的能力整合全球资源来把握这种机会,同时具有强烈的学习精神,能在动态复杂的全球市场环境中实时调整企业经营行为,即在干中学。
人力资源坎。企业的“企”上面是个“人”字,做企业,“人”是头等大事,尤其是世界一流企业,需要一大批跨文化的高素质专业人才。改革开放40多年来,华人已遍布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他们拥有中国文化和东道国(地区)文化的双文化背景,他们也是我们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潜在人力资源。
激励机制坎。拥有跨文化高素质的人只是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前提,更为关键的是我们要通过激励机制把人的潜能激发出来成为显能。这需要建立一套把员工收益和企业收益直接挂钩的薪酬激励机制,以增强员工的主人翁意识,真正把企业当做自己的事业来做。
一体化经营坎。世界一流企业往往拥有多种职能部门、在多个国家(地区)开展多种业务,并通过职能之间、(国家)地区之间和业务之间的优化整合实现1+1〉2协同效应,这需要建立一个一体化网络组织结构,实现全球思考和因地制宜的地方行动战略,以实现节约成本和快速响应的目的。
企业文化坎。企业成本高和响应速度慢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员工敬业精神不足。对“磨洋工”现象,小企业相对容易监管,对世界一流的大企业而言,需要培育一种企业文化,通过文化形成软约束。建立一种属于自己企业的企业文化,需要全体员工具有极大的包容精神和妥协精神。
(作者系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 马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