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APP  品牌  深圳APP外包公司  中国  发展  吉三代  智能  出口  产业  手机 

研究报告显示:工资不再是判断就业质量的唯一标准

   日期:2019-03-22     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作者:记者 李婕    浏览:108    违规举报
 
腾讯云服务器优惠

  员工爱跳槽,企业留人难——当前,新生代从业人员逐渐成为劳动力市场的重要力量,不少企业却开始面临这样的苦恼。如何提升就业质量,实现劳动者职业发展、企业效益提升和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多赢局面?研究发现,新生代从业人员择业观念发生巨大转变,“薪酬”已不再是他们的最终目标,工资也不再是判断就业质量的唯一标准,人力资源管理需顺应这种变化,积极调整。


  中国就业促进会课题组近日发布《企业提升就业质量研究报告》,围绕工作环境与文化认同、劳动报酬与保险福利、就业能力与职业发展、工作稳定性与劳动关系四个维度对就业质量展开调查研究。


  在这样的背景下,课题组选取全球餐饮服务业龙头麦当劳作为案例,通过第三方对麦当劳中国所有员工(办公室雇员、餐厅管理组人员和餐厅员工)进行全面调查。据介绍,麦当劳在中国拥有16万员工,其基本状况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员工相对集中在北上广及沿海地区;女性员工超过六成;本地员工居多,农村和城市户口相差不大;招工渠道仍以线下为主。员工年龄结构趋于年轻化,并快速成长为企业发展和人才储备的中坚力量。


  调查结果显示,麦当劳员工总体满意度较高。其中,多数员工工资较上年有所增长;九成员工过去一年接受过培训;全员签订劳动合同或劳务协议;近半数员工在麦当劳工作时间超过1年,八成以上的办公室和餐厅管理组人员工作时间超过2年;员工希望继续在麦当劳就业的意愿较强。


  研究提供了怎样的启示借鉴?报告给出了答案。


  一是新生代从业人员择业观念发生巨大转变。“薪酬”已不再是他们的最终目标,更自主、受尊重、被认可、能体现价值已成为新生代劳动者的更高诉求。


  二是新时代就业需要新制度和新契约。灵活多元化的非全职就业缺乏相应的参加社保和调节工时落实休假制度渠道,需与现行法规、制度、政策对接,甚至创新拓展社会劳动关系和社会保障体系。


  三是工资福利不再是判断企业就业质量的唯一标准。以工资收入为主导的标尺已不再是判断企业员工高质量就业的唯一标准,在可能条件下满足员工在就业质量方面新的多元化需求,才是企业提高就业质量的落脚点。


  基于此,中国就业促进会提出了推动企业提升就业质量的对策建议——


  充分发挥企业主体作用,承担提升就业质量的社会责任。报告认为,高质量就业不仅指提供了岗位和机会,还包括劳动者从中获得的薪酬合理且持续增长、素质能力的提升、职业生涯的发展、就业的安全与稳定以及良好的劳动关系和权益保障等。企业要将提高就业质量与转变发展理念及建立发展战略、与创新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评价相结合。


  充分发挥政府部门指导帮扶作用,提供政策搞好服务。强化对不同企业用工的分类指导;结合新形态用工灵活多样的特点,调整充实相关劳动政策。如将非全职等从业人员纳入社保、运用工伤保险返还或社保补贴等政策对未纳入企业工伤保险人员予以支持、打破原综合工时计算行业限制等。


  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充分调动其积极性和创造性。倡导劳动者科学规划个人职业生涯,全面提升个人能力素质;鼓励劳动者积极融入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主动建言献策,促进企业不断提升管理水平。(记者 李婕)


  转自:人民日报海外版


免责声明:
1、本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
2、本站部分作品内容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内容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更不为其观点承担任何责任。
3、因行业及专业性有限,故未能核验会员发布内容的真实性及有效性,不为其负责,如有虚假或违规内容敬请准备材料图片发邮件到info@n360.cn举报,本站核实后积极配合删除。
4、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处理或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文章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文章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免责声明  |  版权隐私  |  信息发布规则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2020081222号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