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中国还是大家看好的投资热土。”在今年全国两会上,从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到商务部部长钟山,再到多位代表委员,纷纷表示即使全球疫情蔓延影响了跨国投资、利用外资面临巨大挑战,中国吸引外资的优势依然明显。中国持续高水平开放增强了外商在中国投资的信心,也成为吸引外商扎根中国的秘诀。
做好“加减法”打造好平台
“越是困难的时候,就越要扩大开放。”钟山强调,中国要不断放宽市场准入,缩减负面清单,扩大服务业的开放;要增强区域协同开放,全面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等重大战略的实施,促进区域互动开放,带动全面开放;要加大中西部地区和老工业基地的对外开放,鼓励更多的外商到中西部地区、东北老工业基地进行投资。
过去3年,全国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从90条减至40条。今年根据政府工作报告的要求,中国还将继续压缩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进一步提升服务业、制造业、农业领域的开放水平,继续在自贸试验区先行先试,全面落实负面清单管理制度,清单之外不得单独针对外商投资提出限制要求。
做好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减法”的同时,中国还将做好《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加法”,2020版目录将继续增加鼓励类条目,重点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更好发挥中西部和东北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潜力,使更多外商在投资过程中享受到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等政策。
全国人大代表、上海浦东新区区长杭迎伟认为,中国从投资贸易便利化向自由化拓展,进一步提高了外商投资的开放度、便利度。从开放领域来看,中国在金融、科研、技术服务、教育、医疗等领域进一步放宽外资准入条件,将提升中国跨境服务贸易自由化水平,进一步加大金融服务业开放的压力测试。
与此同时,中国还在建设开放平台上下了功夫。2013年以来,中国分批次建立了18个自贸试验区,这些自贸试验区吸引外资占全国的15%,形成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试验成果。就在几天前,《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印发,中国改革试验田的建设再次向前迈出坚实步伐,更加开放的自贸蓝图徐徐展开。
优化营商环境没有终点
让外商愿意来、留得住、有发展,风清气正的营商环境尤为重要。近年来,中国日益优化营商环境成效显著,举世瞩目--2019年,中国营商环境世界排名再次大幅跃升,升至第31位,这是对中国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的肯定。
优化营商环境,中国不设终点。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宁吉喆日前说,中国将以贯彻落实外商投资法及其实施条例为契机,完善投资促进、保护、管理的各项制度,提升外商投资服务水平,全面落实内外资企业平等待遇,保障外商投资合法权益,保障不同地方法律实施的统一性。
在全国人大代表、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院长黄茂兴看来,优化营商环境还需加强外企服务保障。中国要根据新情况新问题和企业的实际需求提供多元化的国际商事服务。加快在建外资大项目建设进程,加大要素保障力度,协调相关部门在用地、用工、水电等方面加大支持保障力度,促进年度计划新建项目如期开工。建立健全重点外资企业“一对一”联系帮扶机制,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遇到的突出困难,开展全流程对接和精准有效服务,帮助企业营造更好的营商环境。
“此外,中国还要创新吸引外资的方式方法。”黄茂兴说,应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加强研判和预警,及时了解外资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和投资动向,有针对性地加强服务和指导。采取便捷化、即时化的远程网上审批办理方式,开展网上项目洽谈工作,与外商保持密切联系,积极推进在谈项目,确保招商引资不断链。发挥海外商会、贸促会作用,积极开展委托招商、以商招商,承接起当前境外招商任务,提供精准招商引资及项目合作意向,特别是争取加快引进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智慧产业签约落地,让中国吸收外资的综合竞争优势更加凸显。(记者 晏澜菲)
转自:国际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