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网络走进千家万户,也与学生的生活密不可分,网络成为学生认识世界,了解信息的一个有效有段,同时各种不良的信息也在加速充斥着学生的眼球,青少年网瘾严重干扰学习,影响了身心健康。希望戒网瘾学校小编从山东青岛一名初三学生网络成瘾的案例分析,并谈谈对他的转化策略,以求家长、老师和社会共同努力,引导青少年找到归属感,找到幸福感,从而减少对网络的依赖心理。
刘成明(化名)、男、今年十四岁,是一个来自山东青岛的初三学生。叛逆厌学,放假后,被送到了希望戒网瘾学校。
刘成明,16岁,曾连续7天7夜泡在网吧,高一第二学期在校学习2天以后逃课一个多月在外上网。虽然学习上不主动,甚至厌学,但是成绩优异。
脾气倔强的刘成明常常显得很叛逆,对于父母的教导常常不听。
刚到学校的时候抵触情绪比较大,不爱说话,不过很快能适应学校的生活,在训练学习中能够积极完成教官布置的任务。
乐于关心帮助他人,思想稳定,能够认识到自己的缺点。
据刘成明介绍,他有一个幸福的童年,一个完美的家庭,与学校的很多同学相比他是幸福的。
因为刘成明的家境宽裕,有一个完美的家,父母感情很好,家里充满了温馨。
加之又是独生子,深得父母痛爱,父母从来不打骂自己,母亲有时候会管教自己,但总的来说家人对刘成明是溺爱有加,要什么父母就给他买什么,一个月的零花钱是一千多元,父亲常开车接他放学。
从小学到初中,刘成明一直生活在父母的身边,初中二年级的时候才离开父母读寄宿,因为生活不能自理,父母又让他寄宿在亲戚家里。
刘成明的学习成绩非常优异,在同年级一千个同学中排前十名。因成绩优异,他又得到所有亲戚朋友的溺爱和重视,整个家族和亲戚都把他当作了一个宝贝。
可是正是这样一个宝贝在初三开始变坏,改变了原来的发展轨迹。
在2008年寒假开始迷恋网络游戏《梦幻西游》,曾连续七天七夜不下线,初三第一学期开学上了两天课以后,刘成明逃课一个多月在外面网吧玩游戏,同时该生脾气很倔强,在无奈之下,父母把他送到希望戒网瘾学校。
希望戒网瘾学校hope老师转变方案:
1、通过深入了解发现刘成明的成绩优秀,被家人和亲人宠爱的他身上潜伏着危机。
因为自小父母对他的期望太高,并且寄托着整个家族的希望,被众人宠爱,所以刘成明深感自己的身上寄托了太多人的期望。
学校压力太大,刘成明的学习成绩优异并不是本人对学习十分感兴趣,所以刘成明说他对学习本甚并不感兴趣,学习上是被动的,怕让太多人失望。学习对于他来说并不是快乐的事情。
对于刘成明的变化,我校心理专家分析说,刘成明生活在一个富裕的又是独生子的家庭,家人给与她太多的溺爱,过分的溺爱带来的结果是缺乏自控力和承受挫折的能力,遇到挫折的时候就会放弃,不知道坚持。
所以,英语成绩不理想,刘成明进而对全部学习都放弃了兴趣,尽管他的理科成绩是拔尖的。
2、过多的溺爱和父母对成绩的重视,使刘成明从小就没有养成生活自理的能力,所以在读高中的时候,衣服也不会洗,无法生活自理,后来寄宿在伯父家里。
而刘成明的网瘾之所以会如此严重,在一个短短的寒假整个人就发生了完全的改变,从一个成绩优秀的学生转变为逃学上网,离家一个多月沉迷于网络。
我校心理专家hope老师分析说,正是因为对学习本身兴趣的缺乏,没有承受挫折的能力,性格脆弱所致。
为了根本改变刘成明,我校的心理专家们决定从根本上解决他的心理问题上着手。
3、从刘成明进校开始,希望戒网瘾学校便开始培养其生活自理能力和抗压承受挫折的能力,使他性格上变得坚强。
同时,引导他把学习变成自己的事而不是因为父母和家长而学,这样,就不会因为学习成绩的被动而承受着太大的压力。
和他一起探讨如何面对学习英语的困难而不是放弃。
4、和家长进行了沟通,希望家里不要对孩子的要求唯一就是学习,而忽视了人格的完整培养。
对此,我校的心理专家hope老师给家长开出了药方:不要对孩子管得太死,让孩子能够受到普通孩子的快乐。
戒网瘾转化效果:
通过几个月的特训生活,刘成明已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生活自理能力增强;改变了以前看问题的偏执看法,有了一定的承受挫折和忍耐吃苦的能力。
对学习的态度有了新的认识,对自己原来的学习态度有较深刻的反省;对父母的好有了新的认识,知道了感恩。
文章来源:http://www.ygxw168.com/a/xinwenzixun/xuexiaodongtai/20200424/1214.html
挽救一个孩子,就是拯救一个家庭!如果您遇到孩子叛逆、网瘾、早恋厌学等困惑,欢迎免费咨询希望少年成长热线:13807493532 何校长(微信同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