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APP  品牌  中国  深圳APP外包公司  吉三代  发展  智能  出口  产业  手机 

揭秘青少年网瘾背后的6大心理真相及相应对策

   日期:2020-04-16     作者:希望少年学校    浏览:127    违规举报
 
腾讯云服务器优惠

当今时代,有网瘾的青少年日趋增多。当孩子深陷网瘾,最着急的还是自己的家长。帮孩子走出网瘾,家长责无旁贷。今天希望少年戒网瘾学校hope老师为大家揭秘青少年网瘾背后的6大心理真相,希望对各位家长有所帮助。

timg.jpg

   青少年网瘾真相1:一个家庭有一个成瘾的人,其他家庭成员也会受到影响,患上拖累症。最为明显的是,孩子的母亲都很焦虑。

  正因为孩子的网瘾和父母的拖累症相对应,所以如果只矫治孩子的网瘾,而不一并治疗父母的拖累症,即使把孩子治疗好,让他重新回到父母的身边,也会很容易复发网瘾。因为孩子在试图摆脱网瘾时,已经病态的父母无法积极地帮助孩子,反而会继续采取不当的管教方法。也就是说,先是父母影响了孩子,孩子成瘾后又拖累了父母,患上拖累症的父母又会给孩子摆脱网瘾造成障碍。所以,治疗网瘾应该是家长和孩子一起。

  青少年网瘾真相2:我们兴奋时,大脑会大量分泌一种让人快乐的物质,久而久之形成了一种奖赏系统:你兴奋,就给你快乐做奖赏。但这种让人快乐的物质不能源源不断的分泌,上网时长时间的兴奋会把它消耗掉,所以下网后,就更不容易感觉到快乐,总是心烦意乱,就还是想上网去得到快乐。也就是说,正向强化和负向强化是同时存在的,上网让快乐更快乐,让痛苦更痛苦。

  青少年网瘾真相3:家长要知道,孩子对网络的过度沉迷其实仅仅是一个表象,背后的主要因素是心理问题,他们的心理问题由主要来自家庭的伤害。有研究显示,青少年网瘾来源中,家庭因素排名第一的伤害是父爱的缺失;排名第二的是父母的教养方式兼有溺爱和控制。

   可以说,如果夫妻关系和亲子关系比较融洽,孩子就能健康成长,这样的孩子是不太容易出现网瘾问题的。夫妻关系不和睦,父母与孩子之间没有良好的相处模式,往往促成孩子成瘾性人格的形成。

  青少年网瘾真相4:其实患有网瘾的孩子是很痛苦的。成瘾是解决痛苦的一种方式。所有的成瘾都是人感到痛苦后,想要找个东西依附,或者是依附人,或者依附物。所以有的孩子选择烟酒,有的孩子选择早恋,还有的孩子就选择了网络。

  表面上看,有网瘾的孩子是主动上网去找快乐,实际上却是被动的在逃避,逃避学习上的、生活上的压力和痛苦,通过这种依附来麻醉自己。其实整天什么都不做就上网,孩子也知道是不正常的,是落后于同龄人的,所以迷恋网络对孩子来说也有一定的压力和痛苦。

  青少年网瘾真相5:在初一、高一和大一这三个阶段,孩子的学习、生活环境有了很大的改变,容易出现不适应,容易以逃避现实的方式去面对。家长往往不注意观察孩子的情绪和心理需求。很多孩子都是初一、高一和大一开始网络成瘾,等到初二、高二和大二成绩下降了,家长才意识到孩子的网络成瘾问题。当然,网络成瘾不是某个年龄阶段的问题。即使安然度过这三个阶段,网络成瘾的可能性也不会自然下降。只要逃避和寻求依附形成一种习惯,就会出现成瘾性人格。

   青少年网瘾真相6:沉溺于网瘾的孩子,不是喜欢上网聊天,就是喜欢玩网络游戏。网瘾能反映出孩子早年的欲望,童年时没有得到什么,大了就会下意识地去弥补。比如小的时候没有伙伴,就倾向于在网上聊天交友;小时候有许多没有实现的幻想,就倾向于玩角色扮演的游戏,在游戏里成为魔术师、战士。

   网上聊天能满足孩子并未得到满足的情感交流需求,在游戏里能找到现实中没有的成就感、满足感、归属感、操纵感。因为在现实生活中父母不能给予孩子这种感觉,他才会特别依赖网络。

  孩子网瘾严重怎么办?希望少年戒网瘾学校hope心理专家指出,预防和戒除网瘾有以下方法:

   正视网瘾危害,懂得它会使人迷失于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产生隔阂,严重影响学习工作;以新代旧,要注意培养新的爱好和习惯,冲破网瘾的诱惑;科学安排,控制上网时间;限制上网内容,不迷恋网上游戏;请人监督,必要时找专业心理医生进行咨询。根据以往成功为学生戒除网瘾的案例,家长在孩子“脱瘾”时扮演很重要的角色。这期间如果家长操之过急会适得其反。比如家长对孩子正常的上网活动横加阻挠,这种粗暴的教育方式特别对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会造成逆反心理。对已经上网成瘾的子女,家长正确的做法应该是理智的面对,多进行沟通和情感交流,转移孩子的兴趣,耐心与他们一起走出网络成瘾这一迷阵


文章来源:希望少年成长学校官网:http://www.ygxw168.com/a/xinwenzixun/xuexiaodongtai/20200408/1182.html

挽救一个孩子,就是拯救一个家庭!如果您遇到孩子叛逆、网瘾、早恋厌学等困惑,欢迎免费咨询希望少年成长热线:13807493532  何校长(微信同号)




免责声明:
1、本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
2、本站部分作品内容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内容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更不为其观点承担任何责任。
3、因行业及专业性有限,故未能核验会员发布内容的真实性及有效性,不为其负责,如有虚假或违规内容敬请准备材料图片发邮件到info@n360.cn举报,本站核实后积极配合删除。
4、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处理或删除。
 
标签: 网瘾
 
更多>同类资讯文章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文章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免责声明  |  版权隐私  |  信息发布规则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2020081222号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