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科技讯 4月29日消息,GMIC北京2016全球移动互联网大会于昨日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拉开序幕。会议期间,洋码头CEO曾碧波接受了凤凰科技的专访。
洋码头CEO曾碧波
谈及4月初实施的税收新政,曾碧波告诉记者,税收新政其实对保税区的影响比较大,而洋码头一直以来对保税区的依赖都比较小,大概只有10%的交易是需要经过保税区,所以税收新政对洋码头的影响很小。对整体的交易额没有太多改变。
对于跨境电商,让很多消费者最为头疼的是物流配送问题,曾碧波认为过去两三年里,大量的资本投入到保税区建设,其实没有解决核心问题。其表示:“目 前奶粉、尿布这些商品通过保税区来买,时效保证在两三天已经没有问题,但是消费者需求更多的是衣服、鞋子等非标准类商品,这种产品只能国外直邮,但目前国 内这方面的系统建立还不是很完善。瓶颈主要在产品过关,因为订单量太大,一天十几万个单子海关根本处理不过来,不过这个问题未来会逐渐好转。”
洋码头在创建之初就采用自建物流的模式,对此曾碧波表示:“我们在创立洋码头之前对这个产业做了比较深的研究。当时总结的是电商以及跨境电商其实是对供应链效率的重组。在消费升级的背景之下,当面临大量碎片化订单时,只能从物流上寻找解决方案。”
曾碧波透露,最初他也想找过其他物流公司进行合作,但价格太贵,“现在看来,自建物流的决定是正确的。而且洋码头一直坚持做平台而不是做自营,自建物流也能帮助商家做的更高效。”
据记者了解,洋码头的自建物流除了承载其自己的订单,也在帮助其他平台配送。曾碧波告诉记者:“现在的运能,按照去年的标准来讲肯定够,但今年下半 年的订单肯定是不够了。不过在4月8日这个政策出来以后,我们在口岸上的瓶颈可以在半年之内快速打破,以前的口岸成本很高,运能也有限,现在政策下来以 后,北京、上海、广州、深圳这些口岸都可以去了。不过这个做起来需要花一点时间,所以今年运能应该是不够的,还要继续努力。”
对于洋码头目前的盈利状况,曾碧波表示,洋码头的电商和物流是分开的,目前物流业务已经盈利。电商这块需要在市场上有足够的竞争力,有自己造血的能力。
曾碧波告诉记者,目前,各方资本都盯上了跨境电商这块蛋糕,竞争非常激烈,洋码头如何看待这种局面的,曾碧波介绍说:“其实传统企业做跨境我并不担 心,因为他们对互联网的理解以及对互联网人才的理解还是比较浅的。我担心的是传统电商做跨境电商,他们比较理性,很非常理解互联网,有很强的互联网思维, 他们杀进这个市场,肯定会烽烟四起。”
面对这个烽烟四起的行业,曾碧波认为洋码头能存活下来的原因就是差异化。其表示:“跟巨头们竞争主要需要两点,一是要快,二是要不一样。现在所有的 跨境电商都在做三大标品,母婴,保健,护肤。但洋码头不是,我们主打衣服、鞋子、包,其他电商想冲进这个产业非常难,并不是砸钱能够砸出来的。我们已经在 全球建了12个国际物流中心,这个差异化就已经非常明显了。所以我们不太担心巨头,我们担心的是自己跟不上政策,且提升自己的价值。”